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教育目標
- (一)培育人才:1. 培養各級學校或相關機構之特殊教育教學、研究及行政領導人才。(1) 大學部:培養中等以上學校特殊教育師資。(2) 碩士班:培養各級學校或相關機構之特殊教育專業及行政人才。(3) 博士班:培養各級學校或相關機構之學術研究、教學或行政領導專業人才。2. 提供各級學校特殊教育或相關工作人員在職進修研習。(1) 暑期碩士班:提昇各級學校或相關機構特殊教育專業人才之特殊教育知能(2) 研習班:含短期及學分研習。3. 培育特殊教育相關領域之人才,包含:大專院校資源教室輔導人員、教育行政人員、身心障礙者就業輔導人員、各類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基金會、個人工作室、輔具相關公司/機構服務人員。4. 提升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之特教知能,包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聽力師、社工師等人員。
- (二)學術研究:1. 從事各類特殊教育研究。2. 進行特殊教育相關政策之規劃研究。
- (三)推廣服務:1. 辦理國際及校際之學術研討與交流,推廣實驗研究成果。2. 出版特殊教育刊物、傳遞新知。3. 輔導辦理特殊教育學校(班)及相關機構之教學與研究。4. 從事特殊教育宣導工作,導正社會大眾之觀念與態度。
學生核心能力
| 1-1 | 具備一般特殊教育知能 |
| 1-2 | 能瞭解各類特殊學生之特質與相關議題 |
| 1-3 | 能瞭解特殊教育行政及身心障礙者權益及福利法規 |
| 1-4 | 能進行特殊教育相關資源之整合與專業合作 |
| 1-5 | 瞭解特殊教育相關專業領域發展之現況與趨勢 |
| 2-1 | 能從事特殊教育學生鑑定與評量工作 |
| 2-2 | 能透過個別化教育計畫達成個別化教學 |
| 2-3 | 能設計特殊教育課程與執行教學 |
| 2-4 | 能熟悉特殊教育學生所需之各種教學方式與策略 |
| 2-5 | 能具備班級經營與輔導學生的能力 |
| 2-6 | 能運用科技輔具 |
| 2-7 | 能將知識概念應用於實務表現 |
| 2-8 | 具備策劃及執行特教專題研究之能力 |
| 3-1 | 能接納有特殊需求者並主動關懷 |
| 3-2 | 具有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的能力 |
| 3-3 | 能發掘問題並發展問題解決策略 |
| 4-1 | 能遵守專業倫理並具有敬業精神與態度 |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列表
| 課程分類 | 課程名稱(建議修課年級) |
|---|---|
| 系(所)共同必修課程 | 特殊教育專題討論(一) 特殊教育專題討論(二) 特殊教育研究法 |
| 系(所)共同選修課程 | 高級教育統計學(甲) 高級統計資料處理與分析 特殊兒童認知與學習專題研究 神經心理學 多變項分析統計法 單一受試實驗研究法 特殊教育行政研究 測驗理論研究 特殊教育諮詢與督導 特殊學生評量理論研究 質性研究法 質性研究:紮根理論取向 特殊教育研究評析與論文撰寫 特殊教育理論基礎:心理學 特殊教育理論基礎:社會學 特殊教育理論基礎:醫學 |
| 系(所)分組課程:身心障礙組必修課程 | 身心障礙教育實務 |
| 系(所)分組課程:身心障礙組選修課程 | 溝通障礙專題研究 自閉症專題研究 個別化教育專題研究 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 學習障礙專題研究 情緒障礙專題研究 應用行為分析 閱讀問題診斷與補救 智能障礙專題研究 復健醫學專題研究 早期介入專題研究 社會技能訓練 資源方案設計與實務專題研究 聽覺障礙教育與復健專題研究 視覺障礙專題研究 特殊教育科技專題研究 學習困難與補救專題研究 身心障礙者倡議與傳播研究 身心障礙者休閒行為與生活品質 適應體育趨勢專題研究 身心障礙者終身運動指導與規劃 特殊教育論題 融合教育專題研究 特殊學生家庭專題研究 特殊教育專題研究 身心障礙教育專題研究 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專題研究 重度與多重障礙學生個案研究 自主學習與學習策略 特殊教育學生性教育 |
| 系(所)分組課程:資優組必修課程 | 資優學生心理與教育研究 資優教育實務 |
| 系(所)分組課程:資優組選修課程 | 資優教育名著選讀 資優學生追蹤研究 領導才能訓練專題研究 資優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專題研究 創造力專題研究 資優學生獨立研究論題 資優學生情意教育與輔導專題研究 高層思考專題研究 特殊族群資優專題研究 比較資優教育 特殊教育論題 特殊教育專題研究 資賦優異教育專題研究 高層思考訓練 資優學生生涯輔導 特殊族群資優教育 特殊教育學生性教育 |
未來發展

課程規劃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