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碩士班
教育目標
  1. 造就優秀之物理科學研究人才。
  2. 養成優異之中學物理科師資並提供在職物理科教師之訓練與進修。
  3. 培養與物理相關之高科技產業所需人才。
  4. 從事物理科學及物理教育學術之研究發展、推廣與服務。
學生核心能力
1-1 熟習物理理論和實驗能力
1-2 具有數學邏輯推演與歸納的能力
1-3 具備理性思維能力
1-4 能瞭解物理發展史
1-5 具備數據分析、誤差分析的知能
1-6 具備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1-7 具有統整能力
2-1 具有語文溝通、表達的能力
2-2 具有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2-3 具有物理相關的抽像思考能力
2-4 具有與同儕溝通、合作的能力
2-5 具有科學新知的進修與學習能力
3-1 能以耐心、勤奮、專注的態度尋求問題解答
3-2 樂於團隊合作與獨立思考
3-3 有開闊的胸襟,能接受科技新知與理論
3-4 執著追求真理的態度
3-5 具有洞察力、直覺、物理感
4-1 秉持能誠實不造假的精神
4-2 具有堅定的科學信念
4-3 具有抱持懷疑的求知態度
4-4 能據理力爭
4-5 尊重智慧財產權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列表
課程分類課程名稱(建議修課年級)
系(所)共同必修課程 量子力學(一)  量子力學(二)  古典電動力學(一) 
系(所)共同選修課程 古典力學  古典電動力學(二)  統計力學(一)  固態物理(一)  固態物理(二)  高等量子力學(一)  高等量子力學(二)  物理學發展史及理論(一)  物理學發展史及理論(二)  書報討論(一)  書報討論(二)  高等計算物理(一)  高等計算物理(二)  顯微術專題研究(一)  顯微術專題研究(二)  多體物理(一)  多體物理(二)  書報討論(三)  書報討論(四)  表面結構專題研究(一)  表面結構專題研究(二)  生物物理(一)-導論  生物物理(二)-結構生物物理學  表面物理導論(一)  表面物理導論(二)  半導體物理導論(一)  半導體物理導論(二)  強耦合系統專題研究(一)  強耦合系統專題研究(二)  重力與宇宙學專題研究(一)  重力與宇宙學專題研究(二)  廣義相對論(一)  資訊科技融入物理教學專題研究(一)  資訊科技融入物理教學專題研究(二)  量子液體理論專題研究(一)  量子液體理論專題研究(二)  光感測原理及應用專題研究(一)  光感測原理及應用專題研究(二)  有機化學分子和生物分子光譜專題研究(一)  有機化學分子和生物分子光譜專題研究(二)  低維磁性物理專題研究(一)  低維磁性物理專題研究(二)  固態及奈米系統之第一原理計算專題研究(一)  固態及奈米系統之第一原理計算專題研究(二)  鈣鈦礦薄膜磁性專題研究(一)  鈣鈦礦薄膜磁性專題研究(二)  物理哲學專題研究(一)  物理哲學專題研究(二)  量子場論  高等光學原理(一)  高等光學原理(二)  高等數學物理  凝態系統的拓撲性質(一)  凝態系統的拓撲性質(二)  規範場論入門  物理專業學術英文寫作與口語表達技巧  原子力顯微術之原理與應用  二維量子材料特論(一)  二維量子材料特論(二)  新物理-大型強子對撞機  凝態物理中的量子場論(一)  凝態物理中的量子場論(二)  調適光學與高對比度天文觀測  能源材料導論  量子場論導論  鹵素鈣鈦礦材料特論(一)  鹵素鈣鈦礦材料特論(二)  量子計算  群論在凝態物理的應用  石墨烯相關系統的拉曼光譜學  第一原理計算在固態物理的應用  固態物理導論(一)  固態物理導論(二)  量子資訊及其於雲端量子電腦之實作 (二)  軟物質與複雜流體導論  軟材料物理與應用(二)  科技與文化創意  科學計算  新穎奈米材料導論  海外實習  企業實習  新興材料與光電元件(一)  新興材料與光電元件(二)  光電科技4.0  非線性動力學及混沌簡介  太陽能電池原理與實作  奈米科學暨表面物理專題(一)  奈米科學暨表面物理專題(二)  計算物理特論  系外行星  磁性材料與磁學導論  量子計算暨量子資訊  廣義相對論 (二)  奈米科學與技術導論  理論天文物理導論  低溫物理與新穎量子材料  半導體記憶體  天體力學導論  物理教學實習(教) 
教育學程
未來發展